虹桥商务区发生哪些惊人的变化?

从进博会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动力,上海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在大虹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大虹桥华丽“蝶变”亲历者、实践者、参与者、推动者和奉献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开放故事。

走出铁路上海虹桥站,按照指引在地下通道中穿梭,你会看到一个崭新明亮的商圈——大虹桥商圈。从一个个“小土坡”,到如今西上海商业地标,它用5年时间走完了上海同等规模的商圈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走完的历程。


这里众多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由瑞安房地产投资开发的虹桥天地是一只“早鸟”。如今,它已有7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引入230余家品牌;对比2015年开业之初,客流翻了近15倍,销售翻了近10倍。

重新定义“一小时商圈”


“瑞安房地产进入大虹桥是比较早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看到了上海的未来。”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说。2005年,他写了建议书给市领导,“虹桥是未来上海发展的重点,应定位为中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商务区。”


200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虹桥商务区。2010年,虹桥商务区启动土地招标,瑞安房地产成为第一个报名的外资企业。10月16日,它以31.88亿元竞得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首次推出的两幅地块之一06地块,破天荒将重金“押宝”在了距离上海人民广场直线距离15公里的外环以外区域。


那天,参加现场招标的企业不下30家,而虹桥天地项目非常具有前瞻性: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包含四栋写字楼、一个一站式购物中心、一个开放式新天地街区、一个演艺中心、一个五星级酒店“康得思”。自始至终参与该项目的中国新天地商业总监、虹桥天地项目总经理陈纯介绍:“我们是抱着重新定义‘一小时商圈’的理念来做这个项目规划的。项目不仅要覆盖5至10公里范围内的高频消费

优质营商环境助“圆梦”


陈纯喜欢用“站在‘小土坡’上‘筑梦’”来描述初创时期的不易。


“2010年底拿地时,周边刚拆迁完,土地还没有整平。”她说,“我们便在高铁站与机场的连廊之间,搭建了虹桥天地的展厅。带着租户眺望这片小土坡,大伙一起展望未来虹桥商务区的建设蓝图……”


幸运的是,虹桥天地在“筑梦”的时候,有上海的优质营商环境来帮他们一道“圆梦”。2013年项目启动招租后不久,虹桥天地便得到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组织专题论坛,由世界知名组织ULI城市土地学会主办,汇聚学术、政府、商业、交通多个层面的专家,围绕“交通枢纽的商业发展”议题为企业出谋划策。


虹桥商务区的硬件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高架路上的指引指示标志增设了,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内的短驳车线路增加了,人才公寓有了……管委会还引入一站式办证中心,商户可以就近申领办理各项证照。


有了梧桐树,凤凰接连来。2014年9月,虹桥天地尚未整体开业营运之际,又一只“早鸟”——罗氏诊断中国总部,决定从淮海路迁入外环以外的虹桥天地办公,并且整整拿下一栋楼,成了首家入驻虹桥天地乃至虹桥商务区的世界500强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大虹桥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看,罗氏诊断把“宝”押对了。

做“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但真正为虹桥天地插上腾飞“翅膀”的,还是连续三届进博会的召开。陈纯抑制不住兴奋:“三届进博会期间,商务宴请类型的大餐饮业绩增长了50%以上,酒店也预定火热,一房难求。”

当然,三届进博会召开,对虹桥天地的溢出效应不光是商业、餐饮和酒店,更体现以进博会为龙头的会展经济在虹桥商务区得到快速发展,使之成为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具有贸易功能的总部型经济企业的入驻之选。


这是因为虹桥天地在规划时,就前瞻性地引入了“Showroom Office展示办公”的理念,这恰恰能承接大虹桥“大会展”功能的溢出效应 ——展会只有几天,但虹桥天地可以做“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尤其是对于具有贸易功能的总部型企业。


陈纯列举了几个成功案例。高端设计师鞋履品牌Blocco 5品牌在虹桥天地设立了“办公室+品牌展厅”相结合的展示办公空间。“今年上海车展过后,又有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向虹桥天地抛来了‘橄榄枝’,不仅要在商场开设快闪店,还打算租下办公室。”


2021年2月4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颁布,陈纯认为更是一大利好。她透露,就在两个月前,虹桥天地又引进了世界三大知名的冶金设备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达涅利集团,它的工厂在常熟经济开发区。“集团负责人告诉我,他们非常看中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通长三角、链接全国、面向世界的优势,为此已计划在虹桥天地设立中国区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