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桥”如何成为“极中极”?

4月12日,上海市社联组织召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内涵定位、功能布局、资源配置、要素集聚以及如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主持会议。

围绕三大功能,凸显五大效应

作为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之后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权衡指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成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面对这样的高定位,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注重凸显“五大效应”,即商务发展效应、会展服务效应、对内对外开放效应、同城化效应、制度创新效应。市社联建立政府决策部门与社科界专家学者的交流渠道,旨在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介绍了虹桥商务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功能定位,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围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打造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推动高水平开放,培育和吸收高能级主体,打造高质量的平台。同时,要对虹桥商务区的会展承载能力、未来会展的增量发展、消费动力源、交通辐射力、体制机制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要拓展到长三角区域来统筹布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柏钧教授认为,“一核两带”的功能布局,明确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定是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相关工作:一是要把长三角地区的资源要素吸引过来,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二是要吸引长三角地区的头部企业入驻,让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跳板;三是要做好研发、商务、会计、律师等一系列服务配套,联通长三角,做到资源共享。

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宇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的虹桥商务区,其功能定位就不能局限于上海范围内考虑,而是要拓展到长三角区域来统筹布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对虹桥商务区本身既有虹吸效应,同时还有竞争和挑战。虹桥商务区要对标中央商务区,就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以及数字经济。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要更好达到国际化和均衡发展的程度。此外,要吸引更多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拓展新兴产业,做好产业协同,提升产业能级。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对其目前发展有总体判断。他通过选取人流、物流、资金流、商务创新、商务联通度、贸易平台数、销售额、商业机构数量、金融机构数量等功能指标进行分析后认为,虹桥商务区的能级指数目前还低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区级CBD的平均值,处于中央商务区的初级阶段。未来,虹桥商务区在商务创新、商务联动度、贸易平台功能、金融服务支撑、数字化程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成为上海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点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教授认为,作为上海“西大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应成为上海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点,其重心应放在发展先进服务业。建议利用进博会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溢出效应,建立行业信息咨询发布中心;利用企业规模经济,建立长三角陆运物流中心;建立长三角征信平台;建立长三角资产评估、破产清算中心。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总体方案提出了“一核两带”,分别赋予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以及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的任务。虹桥是掌根,伸展开来五个手指,收放自如,收是拳头,放是巴掌。这有点类似哥本哈根发展模式(轴向放射),不同于以往的圈层或涟漪结构。由此,对资源要素自由化便利化增值化流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必须致力于推动功能接续、产业接力和空间接引。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国内的重要腹地,是上海彰显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坚持创新发展,从物理空间的集聚发展上升到功能的互补;要面向国内市场,坚持打造国际贸易中心;要弥补在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上的赤字,打造属于上海的贸易品牌;要联通长三角,做好建筑管理、产业规划、基础设施配套,打造“生态+绿色+商贸”的新型互动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