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协同开放新引擎

长三角地区再迎重大发展机遇。随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印发,一个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应势而生。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不仅让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更添活力,还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更好的探索和尝试。
该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框架与制度体系全面确立,综合交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形成了从浦东到浦西更加全面的开放格局,对于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告诉记者,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打通的是国内规制跟国际规制之间的通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将会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中更加畅通的区域协调机制。

在张威看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更多聚焦在生产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则出现了会展、医疗、跨境电商、供应链等内外兼顾的产业领域,这将更好地满足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产业布局和开放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多是带动周边区域的开放发展,例如国际贸易、航运。虹桥或将在国内大循环发展质量的提质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核心,未来可能更多会产生一些偏机制化、更可持续、更系统性的开放合作,这是虹桥商务区相比以往上海其他高水平开放发展实践所独有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特别是构建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高端资源配置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均是此前自贸试验区成功基础上的向外拓展和外溢。
由于开放大枢纽的建立,如今的虹桥已不仅是“上海的虹桥”。总体方案明确,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形成“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张威表示,这将提升长三角区域开放水平,成为内循环和外循环间的有效衔接。此前的长三角一体化是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省级层面,通过管理上联通互认、修建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联动。而这次则是各省增长极之间的联动。“比如虹桥可能会成为上海的一个新增长极,然后带动杭州湾、苏州工业园等联动发展。联动机制丰富完善后,城市群发展趋势明显,对整个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会是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余淼杰也表示,过去上海一枝独秀,如今不仅把江苏、浙江多个地区联系到一起,还让安徽合肥地区为上海提供产业配套基础。这使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更近一步。